查看原文
其他

山高人为峰——读《林深不知处》有感(居德钧)

居德钧 知青情缘 2024-02-02



山高人为峰

——读《林深不知处》有感


作者:居德钧




   在我们庞大的知青群中,确有藏龙卧虎,不乏栋梁之材。我的好友修晓林就是其中的一位。


   就在今年春节期间,晓林给我寄来了他刚刚出版的散文集《林深不知处》,并在扉页上留言:“版纳风雨路 浦江映晚霞”。我欣喜不已,如获至宝。细细翻阅,厚厚的一本书大约有八十多篇散文,共分四大板块:1、遥远的南疆,2、赤子情愫,3、旋转的银球,4、挚爱的文学。


   这本书凝聚着晓林一生的心血与汗水,蕴含了一个作家远大的抱负与智慧。那么晓林为什么能够在我们知青群体中独占鳌头、一鸣惊人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一)


   修晓林从小生长在革命干部家庭,父母都在上海出版系统工作。他从小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及耳濡目染父母的言传身教,自幼就喜好文学,爱好看书写作。从小学到中学,他的作文一直名列前茅,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我认识修晓林是缘于上山下乡运动。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时我和修晓林已经踏上了奔赴西南边疆的列车。


   到了云南,我们徐汇区100名知青都分在西双版纳勐腊农场勐远分场。勐腊农场地处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接壤,那里是地广人稀的热带雨林区,一个农场相当于一个上海这么大,一个分场要比上海一个区还大。队与队对之间相隔近的也要2~3公里,远的要7~8公里。当初我分在三队,修晓林分在五队,虽然我们不在一个生产队,但我们彼此早已认识。大家在各自的农场单位,投身于火热的为橡胶事业奋斗的滚滚洪流中。


   就在建设边疆农场的第二个年头,1970年云南农垦总局接到上级指示,要把整个云南省农垦系统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我们的勐腊农场勐远分场也就变成了一师六团一营。总局为了在版纳地区扩大兵团范围,进一步发展西南地区的橡胶事业,要在原有兵团基础上再组建新的兵团农场及连队。我和修晓林在这次组建中都有幸加入到参加新建连队的行列,这样我与晓林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


   说到组建新连,那可是一项既艰苦又光荣的任务:要在莽莽的深山老林里找到一块平地;并且还要适应居住,有水源。当时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谈何容易?我们一放下背包,就忙于搭伙房建住房,还要忙于生产第一线的砍坝开荒挖梯田……在那个年代我们完全凭籍着年轻人的一股子革命冲劲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可想而知政治思想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是多么重要。晓林当时在连队既要言传身教又要做宣传鼓动工作,他的笔杆子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晓林表现突出,被营部调去直接当上了营部宣传干事。那时正逢全国正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云南农场更是热火朝天,各个团各个营造声势鼓干劲,各个营各个连队甚至各个班组纷纷提出倡议,进行挑战:把红旗插到山头地脚,提出“大雨大干,小雨小干,不下雨拼命干”的口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那个年代所谓的“大会战”“表决心”是家常便饭。修晓林既要忙内又要忙外:对内要写发言稿、定期出营部小报,对外要布置会场、拉横幅写标语、出黑板报、下连队采访、收集好人好事等等,繁琐的工作和压力同时也给他的文学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白天除了紧张的工作劳动以外,晚上还要聚在煤油灯下看书写笔记……从那时我和晓林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当开会、看电影或去场部购物我都会去晓林处转转。他有时下连队或星期天也到我处小聚,这在当时的农场知青中已是一种时尚、一种乐趣,也是在当时枯燥无聊生活时的一种活动方式。有时我们还会约好星期天一同去深山老林里伐木鋸板子,这可是一项艰苦的力气活:要带上工具、午饭和水壶,精疲力尽地干上一天,要等太阳落山把一块块锯好的木料从山沟沟里背到山坡的小路上,再从小路背到连队。在农场艰苦的环境中,许多知青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迷茫中度过每一天,但有时想想还要为将来万一回不去,为安家做点准备吧,如果将来能回城也可以带点木料回去。知青都明白,这是两手准备的好事,干吗把美好的青春时光白白流失?就在知青每天感到寂寞和彷徨时,晓林却坚持看书学习,把每天看到的在他周围发生的人和事记在小本子上,作为自己将来写作的素材。


   就在知青看不到任何前途与希望时,大家在迷茫中消沉地度过每一天、每一年。接受再教育哪年才是个头?抗战也只有八年,何况我们在边疆已经干了九年十年……中央工作会议召开了一次又一次,文化大革命遭到迫害的革命老干部及上层建筑的知识分子都先后都落实了政策,从困境中走了出来,而全国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政策却迟迟得不到解决。各地知青当然也包括插队落户知青开始情绪低落,人心涣散,许多知青遭受当地军队现役干部的迫害、知青打架斗殴、消沉堕落、出逃境外的事例屡见不鲜。于是云南版纳知青在全国带头请愿,掀起了一股回城大潮,其浪潮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我和晓林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于1979年的春天回到了上海。


右修晓林 左作者

(二)


   晓林是我们知青中的佼佼者,也是幸运者。


   他自从回到上海,正赶上中央出台了一项知青回沪,可以享受父母退休顶替政策。晓林趁势而为搭上了这一利好的顺风车,如愿以偿地进了他母亲的工作单位——上海文艺出版社。这可是广大知青回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理想单位,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小老鼠跳进了白米缸”。恰逢其时从一个深山老林的穷乡僻壤,来到了魔都城的上层建筑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这竟是上帝的恩赐不成?晓林做梦都没想到的事现在竟变成了现实。但是晓林并没有就此感到骄傲和满足,他时不时地提醒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向自己的长者和老师学习,努力工作,并在自己的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踏进上海作协和中国作协这两扇大门。


   由于晓林在中学时代及农场工作时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写作基础,现在进了文艺出版社担任编审工作自然也是得心应手。每天要对大量的稿件进行阅读和编审,由于工作出色也经常得到领导的表扬与信任。


   晓林除了完成日常的工作以外也清楚地认识到要在这文学生涯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就得不断地提升自己,打造自己,于是,除了白天上班以外,晚上还要参加业余大学的中文专业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他也更懂得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就要不断地开拓自己的视野。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写出一篇好文章,要创作出有特色,受大众喜爱的作品,就要深入基层到乡村原野去体验生活。所以他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还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去工厂采访,参观各种展览,参加各种旅游活动及知青回访团等等。去了以前在云南农场没有机会到访的许多七彩云南美丽景点,回来后经过构思又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散文、小说和纪实性报告文学,而且在报刊杂志上屡屡发表,得到了出版界的肯定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晓林经常告诫自己“我是一块干涸又穷困的海绵,我要吸收尽可能多的文学营养,使自己滋润饱满起来”。


右一修晓林 中作者

(三)


   晓林的这本《林深不知处》散文集,对我有一股强大的磁场力和感染力。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文章虽然篇幅不长却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特别是对环境的构思及对景色的描写,细腻委婉如同身临其境。如《碧融峡谷》的这段描写:“这里的一切都是绿色的、苍翠欲滴的,包括这里的空气。凡是能够使任何植物立足的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竞相生长、和谐分布的身影。参天大树当然首先抢占着远行者的视线,山坡上的各式灌木也以各自的风姿,吸引着陌生者的好奇眼光,几乎不易觉察的山间小道旁,生长着成片的十分娇嫩小草。”“马匹似有疑虑地顺着羊肠小道踯躅前行。身下就是数十米深的峡谷陡坡,湍急清澈又刺骨的水流,从那望不见头的雪山深处急奔而来,在谷底翻腾出雪白的浪花,让人感到头昏目眩又心惊肉跳。此时坐骑正在下坡,马蹄一沉,马身突然向外倾斜,我的整个身子顿时置于无所依傍的山色中,仿佛立刻就要跌落于峡谷底部。”晓林的写作技巧,手法新颖,采用多层排比递进法,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如“这歌声,是势不可挡的反叛,是欲说还休的眷恋,是前途未知的茫然,也是迎接新一轮人生挑战的坚定信念。”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如“泼水节,有多少良缘在这天締就!有多少积怨在这天化解?”句子中还贯穿了拟人的手法如“黑暗中,我看不见小溪,然而,她的歌声像一股清风,掠去我心中的阴云,”我不能一一列举。总之晓林的散文遣辞造句异常优美,使我阅后油然而生敬慕之情。


左一修晓林 左二作者


(四)


  晓林自从进了出版社,一直牢记著名作家、编辑周明老师的教诲:“广约博取,厚积薄发”,用“不待扬鞭自奋蹄”,时时鞭策自己。终于用两个十年,完成了自己立下的誓言。:1988年加入了上海市作家协会,1999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他看到了自己创作的成绩,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知道人生是由成功与失败,希望与失望组合而成的,作协只不过是虔诚,崇高和希望的代名词。


   这八十多篇的散文,可以说篇篇都是经典作品,已受到出版单位的认可。这是他一生笔耕不辍的累累硕果,更引以自豪的是,他在退休前夕出版了55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的生命》,记录了他和他的作家朋友们。就凭这两本沉甸甸的巨作和已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众多短篇以及他扎实的文学功底,我觉得晓林完全够条件跻身于中国著名散文家的行列。山高人为峰,只要肯攀登,任何难事都不在他的话下。最后我用一首诗祝贺晓林:


林深不知处,


书山勤为路。


文学生命矻(ku),


旷世大作樹。


   我相信晓林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攀登文学的巅峰。



2020.4.28


修晓林在赠给作者的书上留言

作者居德钧原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团十一营三连上海知青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高人为峰——读《林深不知处》有感(居德钧)

居德钧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